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言警句_格言

首页 > 格言

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言警句

2020-05-08 21:22:44  浏览:423  作者: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

  1、爱亲者,不敢恶于人;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爱敬尽于事亲,而德教加于百姓,形形作刑于四海,盖天子之孝也。

  2、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庹物,万国咸宁。

  3、不修善事,即为恶人;无事于大,则为小人。纣为无道,见称独夫;伓尼陪臣,谓为素王。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。

  4、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,然而历世之患,莫不以忠正得罪,谗谀蒙幸者,盖听忠难,从谀易也。

  5、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

  6、大臣不可以不敬也,是民之表也。迩臣不可以不慎也,是民之道也。

  7、大臣重禄不极谏,小臣畏罪不敢言,下情不上通,此患之大者。

  8、大盖天下,然后能容天下;信盖天下,然后可约天下;仁盖天下,然后可以求天下;恩盖天下,然后王天下;权盖天下,然后可以不失天下;事而不疑,然后天下恃。此六者备,然后可以为天下政。

  9、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,以贼其身,乃丧其躯,有行如此,之谓大忌也。

  10、地势坤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
  11、帝王之于亲戚,爱虽隆,必示之以威;体虽贵,必禁之以度。

  12、发政施令,为天下福者,谓之道;上下相亲,谓之和;民不求而得所欲,谓之信;除天下之害,谓之仁。仁与信,和与道,帝王之器也。

  13、夫利,百物之所生也,天地之所载也,而有专之,其害多矣。

  14、夫人主莫不爱爱己,而莫知爱己者之不足爱也。故惑小臣之佞,而不能废也;忘忘疑忌违己之益己,而不能用也。

  15、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,不以己私怒,伤天下之功。

  16、夫听察者,乃存亡之门户,安危之机要也。若人主听察不博,偏受所信,则谋有所漏,不尽良策;若博其观听,纳受无方,考察不精,则数有所乱矣。

  17、夫物速成则疾亡,晚就则善终。朝华之草,夕而零落;松柏之茂,隆寒不衰。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。

  18、夫贤者之为人臣,不损君以奉佞,不阿众以取容,不堕兯以听私,不挠法以吐刚,其明能照奸,而义不比党。

  19、富民安众难乎?节欲则民富,中听则民安,行此两者而已矣。

  20、古者圣王之制,史在前书过失,工诵箴谏,庹人谤于道,商旅议于市,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。闻其过失而改之,见义而从之,所以永有天下也。

  21、故不爱其亲,而爱他人者,谓之悖德。不敬其亲,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。

  22、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,而忧志之有倦。不寑道焉,不宿义焉。言而不行,斯寑道矣;行而不时,斯宿义矣。是故君子之务,以行前言也。

  23、故乱国之主,务于广地,而不务于仁义,务于高位,而不务于道德,是舍其所以存,而造其所以亡也。

  24、故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,有善则归之于民。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,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。往喜民,来惧身,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。

  25、故修身治国也,要莫大于节欲。传曰:“欲不可纵”。历观有家有国,其得之也,莫不阶于俭约;其失之也,莫不由于奢侈。俭者节欲,奢者放情。放情者危,节欲者安。

  26、故以孝事君则忠,以敬事长则顺。忠顺不失,以事其上,然后能保其禄位,而孚其祭祀,盖士之孝也。

  27、故治国之道,劝之使谏,宣之使言,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。

  28、国贫而好大,智薄而好专;尚谗谀而贱贤人,乐简慢而轻百姓;国无常法,民无经纪;好辨以为智,刻民以为忠;流湎而忘国,好兵而忘民;肃于罪诛,而慢于庆赏;乐人之哀,利人之害;德不足以怀人,政不足以匡民;赏不足以劝善,刑不足以防非。此亡国之行也。今民闻兯令如寇雠,此古之离其民陨其国常行也。

  29、国之所以治者,君明也。其所以乱者,君闇也。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。其所以闇者,偏信也。是故人君通必必作心兼听,则圣日广矣;庸说偏信,则愚日甚矣。

  30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

  31、好学近于智,力行近于仁,知耻近于勇。知斯三者,则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则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则能成天下国家矣。

  32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孚,富贵而骄,还自遗咎。功成名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
  33、禁令不明,而严刑以静乱;庙筭不精,而穷兵以侵邻。犹钐禾以计蝗虫,伐木以杀蛣蛣作蠹蝎,减食减食作食毒以中蚤虱,撤舍以逐雀鼠也。

  34、景兯问晏子曰:“忠臣之事君,何若?”对曰:“有难不死,出亡不送。……言而见用,终身无难,臣何死焉;谋而见从,终身不出,臣何送焉。若言不用,有难而死,是妄死也;谋而不从,出亡而送,是诈伪也。忠臣也者,能纳善于君,而不与君陷于难者也”。

  35、举贤而不用,是有举贤之名也,无得贤之实也。其失在好用世俗之所誉,不得其真贤。

  36、君不肖,则国危而民乱;君贤圣,则国家安而天下治。祸福在君,不在天时。

  37、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之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之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之视君如寇雠。

  38、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: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

  39、君子之事上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,故上下能相亲也。

  40、历观古今功名之士,皆有积累殊异之迹,劳身苦体,契阔勤思,帄居不惰其业,穷困不易其素。

  41、立德之本,莫尚乎正心。心正而后身正,身正而后左右正,左右正而后朝廷正,朝廷正而后国家正,国家正而后天下正。

  42、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无父何怙?无母何恃?出则衔恤,入则靡至。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

  43、明主患谀己者众,而无由闻失也,故开敢谏之路,纳逆己之言,苟所言出于忠诚,虽事不尽,是犹欢然然下有受字之。

  44、明主者有三惧: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;二曰得意而恐骄;三曰闻天下之至言,而恐不能行。

  45、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

  46、人臣之行,有有作行六正则荣,犯六邪则辱。

  47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  48、人君之大患也,莫大乎详于小事,而略于大道;察于近物,而暗于远数。自古及今,未有如此而不亡也。

  49、人主之大患,莫大乎好名。人主好名,则群臣知所要矣。

  50、上失其道,而杀其下,非理也。不教以孝,而听其狱,是杀不辜也。

  51、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

  52、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

  53、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行父母之遗体,敢不敬乎?居处不庄,非孝也;事君不忠,非孝也;莅官不敬,非孝也;朋友不信,非孝也;战陈无勇,非孝也。五者不遂,灾及于亲,敢不敬乎?

  54、神者智之渊也,神清则智明;智者心之符二十子全书符作府也,智兯即心帄。人莫鉴于流水水作潦,而鉴于澄水者,以其清且静也,故神清意帄,乃能形物之情也。

  55、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  56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

  57、侍于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,谓之躁;言及之而不言,谓之隐;未见颜色而言,谓之瞽。

  58、所贵于善者,以其有礼义也;所贱于恶者,以其有罪过也。今以所贵者教民,以所贱者教亲,不亦悖乎?

  59、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

  60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
  61、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

  62、为人君而侮其臣者,智者不为谋,辨者不为使,勇者不为斗。智者不为谋,则社稷危;辨者不为使,则使不通;勇者不为斗,则边境侵。

  63、惟恤十难,以任贤能。一曰不知,二曰不求求作进,三曰不任,四曰不终,五曰以小怨弃大德,六曰以小过黜大功,七曰以小短短作失掩大美,八曰以干讦伤忠正,九曰以邪说乱正度,十曰以谗嫉废贤能,是谓十难。十难不除,则贤臣不用;贤臣不用,则国非其国也。

  64、文王好仁,故仁兴;得士而敬之,则士用,用之有礼义。故不致其爱敬,则不能尽其心,则不能尽其力,则不能成其功。故古之贤君于其臣也,尊其爵禄而亲之;疾则临视之无数,死则吊哭之,为之服锡衰,而三临其丧;未敛不饮酒食肉,未葬不举乐,当宗庙之祭而死,为之废乐。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,可谓尽礼矣;故臣下莫敢不竭力尽死,以报其上。

  65、闻言未审,而以定善恶,则是非有错,而饰辩巧言之流貣矣。

  66、我三人行,必得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  67、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。我于天下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貣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

  68、无常安之国,无恒治之民。得贤者则安昌,失之者则危亡。自古及今,未有不然者也。

  69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,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,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
  70、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田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
  71、昔成汤遭旱,以六事自责曰:“政不节耶?使民疾耶?宫室荣耶?女谒盛耶?苞苴行耶?谗夫昌耶?

  72、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,盖有道焉。妻也者,亲之主也;子也者,亲之后也;敢不敬与?是故君子无不敬也。敬也者,敬身为大;身也者,亲之支也,敢不敬与?不敬其身,是伤其亲;伤其亲,是伤其本也;伤其本,则支从而亡。三者,百姓之象也。身以及身,子以及子,妃以及妃,君修此三者,则大化忾于天下。

  73、先民有言,人之所难者二,乐知知作攻其恶者难,以恶告人者难。

  74、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。

  75、孝有三:小孝用力,中孝用劳,大孝不匮。思慈爱忘劳,可谓用力矣;尊仁安义,可谓用劳矣;博施备物,可谓不匮矣。父母爱之,喜而弗忘;父母恶之,惧而无怨;父母有过,谏而不逆;父母既没,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。此之谓礼终。

  76、孝子之事亲,居则致其敬;养则致其乐;病则致其忧;丧则致其哀;祭则致其严;五者备矣,然后能事亲。

  77、兴国之君,乐闻其过;荒乱之主,乐闻其誉。闻其过者,过日消而福臻;闻其誉者,誉日损而祸至。

  78、训有之,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。甘酒嗜音,峻孙雕墙。有一于此,未或弗亡。

  79、颜渊问仁。子曰:”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“曰:”请问其目“。子曰:”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“。

  80、药酒药酒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汤武以谔谔而昌,桀纣以唯唯而亡。

  81、一夫不耕,或受之饥;一女不织,或受之寒。生之有时,而用之无度,则物力必屈。古之治天下,至纤至悉也,故其蓄积足恃。

  82、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,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。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,是故道而弗径,舟而不游,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危殆。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,是故恶言不出于口,忿言不及及作反于身。不辱其身,不羞其亲,可谓孝矣!

  83、貤自厚,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
  84、因因上旧有子曰二字。删之。天之道,分地之利。谨身节用,以养父母。此庹人之孝也。故自天子至于庹人,孝无终始,而患不及己者,未之有也。

  85、有不世之君,必能用不世之臣。用不世之臣,必能立不世之功。

  86、有一言而可常行者,恕也;一行而可常履者,正也。恕者仁之术也,正者义之要也。至矣哉。

  87、禹汤罪己,其兴也勃焉;桀纣罪人,其亡也忽焉。

  88、折直士之节,结谏臣之舌,群臣皆知其非,然不敢争。天下以言为戒,最国家之大患也。

  89、朕貤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貤。

  90、致治之术,先屏四患,乃崇五政。一曰伪,二曰私,三曰放,四曰奢。伪乱俗,私坏法,放越轨,奢败制。四者不除,则政无由行矣。俗乱则道荒,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;法坏则世倾,虽人主不得孚其度矣;轨越则礼亡,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;制败则欲肆,虽四表不能充其求矣。是谓四患。兴农桑以养其生,审好恶以正其俗,宣文教以章其化,立武备以秉其威,明赏罚以统其法,是谓五政。

  91、忠臣之举贤也,不避仇雠;其废不肖也,不阿亲近。

  92、忠有三术:一曰防,二曰救,三曰戒。先其未然,谓之防也;发而进谏进谏作止之,谓之救也;行而责之,谓之戒也。防为上,救次之,戒为下。

  93、众好之必察焉,众恶之必察焉。故圣人之施舍也,不必任众,亦不必专己,必察彼己之谓谓作为,而度之以义,故举无遗失,而功无废灭也。

  94、子曰:”……汝闻用力为贤乎?进贤为贤乎?“子贡曰:”进贤贤哉“。子曰:”然“。

  95、自成康以来,几且千岁,欲为治者甚众,然而太帄不复兴者,何也?以其舍法度,而任私意,奢侈行而仁义废也。

写作生成器小程序

【相关内容】

返回顶部